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民对城市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在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于上海考察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五年来,上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一以贯之、接力推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推动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这一理念,上海展览中心于2024年12月30日举办了“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览,旨在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建经上海分公司与友康设计院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组织全体员工参观此次展览,希望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城市理念的理解,并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加以实践。
展览概况
本次展览占地面积达3360平方米,通过900幅图片、51部专题视频、353个案例以及多媒体、实物展示、互动展览和情景短剧等多种形式,着力为观众打造可看、可听、可触、可感的沉浸式观展体验。集中呈现“一站式·一件事”体验、中华鲟模拟放流互动装置、“城市更新”情景短剧、“一江一河”趣游、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置景、“最美街区”空间等32个亮点展项,全面展示了上海在全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方面的生动图景和显著成效。展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对人民需求的重视与回应,同时也激发了观众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与期待。
本次主题展由“序厅”“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让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让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让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坚持党对人民城市建设的全面领导”“尾厅”等八个部分组成,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系统展现五年来上海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和创新实践探索。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参观主题展时曾深情地说:“为群众谋幸福永远在路上,建设人民城市永远在路上。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刻领悟人民城市理念,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增进对群众的真挚感情,永葆赤诚为民的初心,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在制度、机制、标准上深化探索,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人民城市,要始终把“为人民”和“人民建”有机统一起来,不仅要满腔热情为人民谋幸福、增福祉,更要让群众当主人、唱主角,加快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展览亮点
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部分,展览通过一系列数据和案例,展示了上海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更多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世界级的产业集群等,都在为年轻人的梦想保驾护航。
上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展厅实地拍摄图
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人心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部分则展示了上海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到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生动实践。从公众听证会到志愿者服务队,处处可见市民积极参与的身影。这种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模式,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上图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展厅实地拍摄图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让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部分展现了上海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美好景象。通过展示上海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领域的优质服务供给,彰显了上海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方面的决心和成效。
上图为:“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让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展厅实地拍摄图
精细化管理彰显温度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让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部分聚焦上海坚持重心下沉、下好“绣花功夫”,以精细化治理构筑人民城市建设新优势、新亮点。通过介绍上海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精细化治理实践,如城市生命线工程、杆件整合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等,展示了上海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上图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让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展厅实地拍摄图
文化自信自强绽放光彩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让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部分呈现了上海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厚植城市精神品格,推动文化为民惠民,保护传承城市文脉的努力。通过展示上海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创新实践,如文化创新演绎、体育惠民讲堂、人民城市宣传平台等,彰显了上海在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方面的决心和成效。
上图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让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展厅实地拍摄图
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坚持党对人民城市建设的全面领导”部分汇集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民城市建设各领域各方面的生动案例。通过介绍上海在党的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案例,从规划蓝图到具体实施,从解决难题到创新突破,党的领导始终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坚强后盾。
上图为:“坚持党对人民城市建设的全面领导”展厅实地拍摄图
在参观过程中,建经咨询的员工们被展览中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所吸引。他们仔细观看每一幅图片、每一部视频、每一个案例,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和解读。通过此次参观,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民城市理念的内涵和实践价值,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在城市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
上图为:建经上海分公司与友康设计院员工在人民的城市展览留影纪念
作为专注于城市设计的专业机构,友康设计院在参观“人民的城市”主题展览后,结合展览内容和自身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坚持人民至上,打造全龄友好城市
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设计中,我们也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城市的功能布局、交通规划、绿化景观等方面,还要更加关注市民的生活品质、文化氛围和精神需求。通过打造全龄友好城市,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的市民都能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借鉴展览中提到的15分钟生活圈理念,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和交通规划,让市民在步行或骑行15分钟内就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增设儿童友好空间、适老化改造、无障碍环境提升等措施,为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注重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特色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在城市设计中,我们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通过挖掘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的特色和魅力。这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可以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例如,在展览中提到的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就是上海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城市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红色文化元素和革命历史遗迹,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城市的红色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街区、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休闲和交流场所。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趋势。在城市设计中,我们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通过推动绿色建筑、低碳出行、节能减排等措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这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例如,在展览中提到的绿色建筑和智慧社区理念,就是上海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城市设计中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等措施,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
精细化管理是城市设计的重要保障。在城市设计中,我们要注重细节处理和品质提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形象。这不仅可以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还可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例如,在展览中提到的城市生命线工程、杆件整合工程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就是上海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城市设计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入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激发市民参与热情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民主观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城市设计中我们也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原则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这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市民真正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例如我们可以借鉴展览中提到的社区规划师制度推动多方协商、共建共治。通过引入社区规划师等专业人士为市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沟通协调等服务帮助市民更好地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中来。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征集市民意见和建议等方式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共同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结 语